8月26日,乳业巨头伊利发布了其上半年的业绩答卷,营收同比微增0.23%,至300.87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19.41%,至38.07亿元。与前天竞争对手蒙牛发布的财报相比,伊利在营收上要逊色一点,但是在挣钱能力上却比蒙牛高得多。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蒙牛营收同比增长6.6%至272.6亿元,净利润却大幅下滑19.5%,为10.77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说,伊利的体量要比蒙牛大,基数比较高,在行业整体环境不佳的背景下,能取得微增不容易。而值得的关注的是,虽然营收伊利只比蒙牛多30亿元,但是净利润却是蒙牛的三倍多。
对于伊利和蒙牛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前两年的调整,蒙牛的营收在恢复,但由于受到关联公司的影响,蒙牛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
而伊利在营收微增的背景下,却能实现净利润的大增,主要是因为伊利过去在渠道、产品的布局上很成熟,市场体量已经到了一定高度,所以营收出现了放缓的局面,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伊利享受到了原奶采购价低的红利;另外一方面市场营销比较成功。此外还与其高端产品,高毛利产品的占比提高有关。宋亮如是说。
确实,记者查阅伊利的财报发现,该公司表示,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创新型乳品和中高端乳品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而其他乳品消费同比出现下滑,该公司营收的增长主要受产品结构调整所致。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伊利重点产品中明星产品常温酸奶“安慕希”零售额同比增长 131.4%,市占份额比上年同期提升 3.3 个百分点;液体乳“金典”零售额同比增长 10.4%,市占份额比上年同期提升 0.5个百分点;低温酸奶“畅轻”零售额同比增长 21.7%,市占份额比上年同期提升 0.7 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伊利“畅意 100%常温乳酸菌饮料”、“甄稀冷冻酸奶冰淇淋”、“Life up 酸奶”、“QQ 星儿童常温酸奶”、“爆趣珠乳饮料”、“每益添饮用型酸奶”等新产品上市后,也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市场表现良好。
伊利公司认为,创新产品推出是推动伊利业绩持续增长的最强劲引擎。而这也标志着伊利紧紧围绕国际乳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从全球视角布设创新网络。资料显示,近年来伊利先后在荷兰成立了中国乳业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伊利欧洲研发中心,与南半球著名的农业和食品专业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在美国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集聚整合了众多全美顶尖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伊利在研发上投入同比增加了28.42%,从而使得伊利能不断推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产品,这在扩大伊利营收的同时,也提升了伊利的盈利水平。
伊利在财报中还表示,报告期内该公司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和运营管理模式,采取合理控制库存水平、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加快了供应链运营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益,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实现了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确实,成本上的减少是伊利净利润大增的一个重要原因。财报显示,上半年伊利营业成本182.67亿元,同比减少6.19%。
财经专家沈萌指出,近年来,国家宏观经济持续承压,需求增长放缓,受此影响,全球快消品巨头在中国业绩纷纷受挫,国内多家快消品企业亦连续几个季度出现下滑迹象,在此背景下,伊利仍能实现市占份额和竞争地位的逆势增长,是目前整个乳业业绩稳定性最强的企业之一。
来自市场调研机构AC尼尔森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在国内乳制品整体上伊利零售额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为20.1%,稳居市场第一。其中,常温液态奶零售额市占份额为30.9%,位居细分市场第一。
宋亮认为,在当前整个乳业处于低谷期的背景下,国产乳制品企业非常关心伊利、蒙牛的发展,而目前两家提交的业绩答卷说明,面对行业危机,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正是由于伊利、蒙牛的存在,所以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进口乳制品还没有占据话语权。(记者 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