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名警察在百度提问:我是一名警察,我们的工作一般每周在55小时以上,而且越是节假日越忙,在黄金周别人休7天我门顶多休3天,也没有补休,也没有加班费。请问谁知道这样是否合理合法?是否侵害了我们的休息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休息权?
最佳答案是: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不适用《劳动法》。作为警察是要随时待命的,只有你们的辛勤工作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向你们致敬。
二、职业空间发展人多粥少
警察约占公务员总人数的一半。人数多、职位少、晋升空间有限,与政府其他部门比较,公安机关“工作忙、压力大、晋职难、待遇低”是公认的现实,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机构级别低,压职压级的现象更是非常普遍。许多民警“辛苦工作几十年,仍是一个老科员”是普遍现象。虽然十八大后国家对公安队伍采取了一些倾斜政策,增加了公安队伍领导实职和非实职领导职数,但人多粥少的现实并无实质性改变。
这也严重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我的一些战友出于个人职业前景的考虑,不得不离开了公安队伍。一些民警调离公安机关到政府其他部门后,或工作强度降低,或收入增加很多,或职级升迁很快。本来在公安机关不显山露水的平常之人,到其他单位便会崭露头角,出类拔萃,绝大多数成为“人尖子”或“顶梁柱”,比留在公安机关的发展要好得多。这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一方面表明了公安工作能锻炼人、培养人;另一方面,也给尚在公安队伍中“忙忙碌碌、碌碌无为”的“留守”民警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
三、执法受辱严重影响职业荣誉
时下,“袭警”现象成了全社会一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
中国正处于跨越国际上公认的“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时期,社会关系复杂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形成不同层次的社会矛盾。由于矛盾化解渠道不畅通、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大量社会矛盾过多依赖于公安机关这样的“威慑”、“强制”力量进行“兜底”,导致利益冲突加剧、警民关系恶化,警察成了特定时期社会矛盾的“出气筒”或是“攻击目标”。
对于明显的暴力袭警,警方会果断依法采用武器、警械予以制服;但是对于起哄、侮辱、诽谤、纠缠、推搡等依法很难得到处理或当时不易界定的行为,基本上是“不还口、不还手”。即便如此,倒打一耙、恶意投诉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导致民警在执法中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很多依法可以使用警械的情形,为了缓解不明真相群众的激动情绪,防止矛盾激化,民警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加之一些无良媒体和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丑警”宣传,给公安执法生态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不知不觉中强势的国家机器已成为需要维权的“弱势群体”。这在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是正常的现象。
被撕裂的警服、满地翻滚的警帽、扇在脸上的耳光、下跪的膝盖……这一切都让警察职业荣誉感渐失光环,削弱了民警的工作热情。
四、工资收入不能体现工作价值
曾有人问鸦哥:一天到晚老是加班,你挣多少钱啊?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我从未正面回答过。因为那些工资我自己说不出口。
多年来,公安机关工资与地方行政机关工资完全一样,而福利待遇却远远低于其他行政机关。虽然增加了警衔津贴、执勤津贴等,但非常有限。
据鸦哥看到的有关资料,其他国家或地区警察工资福利待遇都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美国刚入行的新警察年薪超过4万美元,干了8年的警察,年薪将近6万美元,且入行5年,就可以参加警官晋升考试,一旦通过,级别最低的警官年薪也有7.5万美元。香港警察福利之好更是有目共睹,除高薪外,政府提供免费警察宿舍,向警务人员及其家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为警察子女提供教育基金援助等等。
咱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不能一概与之相提并论。但警察的收入与之流血牺牲、工作强度相比,还是完全不相称。好在国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层面,相信随着公安改革的持续深入,警衔工资的调整到位,这一现象能略有好转。
五、心理压力巨大超出常人
鸦哥回到家就不爱说话。有一段时期,鸦嫂还以为鸦哥感情出了问题,偷偷问搞心理学的朋友。朋友告诉鸦嫂这叫“下班沉默症”,是一种典型的从事紧张工作人独有的现象。这才释然。
相信大多数警察都有这一心理疾病。
警察职业的紧张性、复杂性、突然性和对抗性,使民警不仅体力严重透支,而且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有人曾统计过:一个警察三年所看到的社会阴暗面比一个普通人一生看到的都多。天天接触负面情绪,承受着巨大的社会隐形压力,身心得不到放松与调整,谁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呢?不说天天口干舌燥地调解纠纷、不说随时被群众辱骂、不说有可能在抓捕嫌疑人时有可能遇到亡命徒、不说背负的各种考核指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讯问。
这是侦查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任何一名嫌疑人在被抓来后的初次审问中绝不肯轻易主动地交代问题。对民警来说,每次讯问都是一种时间和耐力的消耗。尤其当你明明知道对方在说谎,你还得听下去,找出说服他的理由。当一个人无数次或几乎天天面对这样的无耻之徒后,你能期待他在面对下一个这样的不法之徒时能绅士般地礼貌、面带善意、心平气和吗?——这也是很多老百姓对警察最不满的地方:“你们态度为什么总那么横!”我告诉大家:你在派出所干上半年,你的脾气也会大,你的态度也会横!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职业病。
都说警察的酒量大,为什么?用喝酒释放一下压力才是本质。
六、对亲情的愧疚一生无法弥补
相信每一个警察在讲到自己和亲人的故事时,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流泪。
鸦哥有一年做过一个调查:警察离婚的高于其他职业、警察的孩子成才的少于他人、警察休年假能陪老人妻儿的少之又少……
这一切都是因为工作的紧张和忙碌。
我曾采访过一个当警察7年的小伙子。他说,7年里,他只有3年大年三十是陪家人一起度过的;有多少次,和女朋友约好晚上一起吃饭,最后临下班了,只能打电话说,不好意思,临时有任务;有多少次,朋友聚餐,刚吃几口,又有任务,放下碗筷匆匆离去;不知道听了妈妈多少次的叮嘱,执行任务时要小心,注意安全。而他每次半夜回家,家里的灯总亮着,妈妈总是睡不着,一定要等他完成任务回到家时,才能入睡……
几乎每个警察都会接到过家人质问的电话:“你还要不要这个家?”“再不回……”而每一个这样的电话,几乎都是对警察愧疚心理的一次催残。
有一年鸦哥在一个派出所挂职,正好赶上有一项专项任务,由于连续作战,民警经常数日不能回家。有一天,一位老妈妈来到派出所声称“找儿子”,问:“怎么5天5夜不回家”?以为出事了。当时,鸦哥和所有的兄弟都忍不住转过头去,抹去了夺眶而出的眼泪。
去年,鸦哥参与了辽宁省“最美警察”的颁奖仪式,当年仅23岁就牺牲了的烈士于海父母在给另一个烈士的父母颁奖时,他说:穿上了这身警服,我就做好了孩子回不来的准备……。话是这么说,可看看已满头花白头发的老人,总有一种无名的辛酸涌上心头。
七、最后一条理由
说了这么多下辈子不想再当警察的理由,实话实说,这些理由我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每当《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歌声响起,每当《警察,再见》的乐曲回荡,每当穿上这身藏蓝色的警服,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站正自己的身姿,心底涌动起一股无名的激动。无数离开警队的战友,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总是忘不了那一段从警的岁月。去年鸦哥儿子考大学时,在我的纠结中,他依旧填报了他心仪的警院,只因为他心底也延续着一个警察父亲最初的梦。
公安工作对于每一个从过警的人来说,她就像童话里那个虐待儿童的后妈,你整天被她虐得遍体鳞伤,但又离不开她!
警察考试微信公众号:hbzhaojingk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